广元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科技赋能种业振兴,广元市农科院在马铃薯育种领域取得新进展

更新时间:2025-06-18 17:48:22点击:


为深入贯彻《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 年)》战略部署,全面落实"藏粮于技"发展要求,近日,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组织开展2025年马铃薯新品种联合试验田间考察,广元市农科院作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成员单位,派员参与此次全省马铃薯新品种评价联合试验。来自省内科研单位育种专家20余人齐聚西昌普格、昭觉试验基地,对中晚熟组参试品系进行现场评估,共同推动四川马铃薯种业高质量发展。

市农科院马铃薯育种取得新进展_副本.jpg

考察组一行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实地观测、数据比对、专家会商等方式,对试验点选址科学性、田间管理规范性及参试品系综合表现开展全面评估。经现场鉴定,广元市农科院选送的GY17-25-15和 GY17-24-3两个品系表现尤为突出。其中,GY17-25-15品系在2024年全省联合试验中,平均亩产较对照品种"米拉"增产29.4%,位列16个参试品系第二位;经植保部门抗性鉴定,该品系田间表现高抗晚疫病和病毒病,具有显著的丰产性和抗逆性优势,有望为山区农业产业升级提供优质种源保障。

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在考察中指出,马铃薯作为全球第三大粮食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元市农科院通过"科研院所+试验基地+农户"的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本地马铃薯产业的科技含量,更通过品种改良推动了区域农业绿色转型。特别是在抗病品种选育、旱作技术集成等领域的突破,为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广元市农科院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强化试验数据管理,建立全生育期动态监测体系,确保后续品种登记数据科学精准;二是加快成果转化应用,联合相关单位开展标准化繁育技术攻关;三是深化技术培训服务,通过"田间课堂+线上指导"模式,帮助农户掌握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切实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民增收实效。

此次联合试验既是对广元市农科院马铃薯育种工作的阶段性检验,更是推进种业振兴的重要契机。在国家政策支持和科技创新驱动下,广元市农科院将继续发挥区域农业科研主力军作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